首页

重口味调教

时间:2025-05-29 20:20:23 作者:(友城故事)黄浦江与默西河,廿六春秋共潮声 浏览量:48424

  中新社上海5月29日电 题:黄浦江与默西河,廿六春秋共潮声

  作者 李佳佳 李秋莹

  同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上海与英国利物浦在气质上极为相似。在携手同行的26年中,两座城市谱写出为人称道的滨水友谊之歌。

  近日,英国利物浦市议会内阁成员、副市长倪克(Nick Small)参加于上海举行的“世界市长对话·上海暨2025年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期间称:“要让利物浦成为英国最懂中国的城市。”

  利物浦是英格兰八大核心城市之一,也是英国著名商业中心。它坐落于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漏斗状河口东岸最狭窄处,除了是英国第二大港口外,还素有“英国门户”之称。同时,利物浦也是一座音乐之城和文化之城,是披头士、泰特美术馆和航海博物馆的故乡。1999年10月,利物浦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

5月28日,英国利物浦副市长倪克(Nick Small)出席“利物浦在上海文化活动日”并接受媒体采访。 李秋莹 摄

  倪克在该市政府任职超过20年,此前曾7次访华,4次访沪,其中2010年他来沪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之后便频繁参与两国交流活动。2024年,他再次率团访沪时,特别提到上海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并表达了对深化双边合作的期待。

  28日,倪克在出席“利物浦在上海文化活动日”并接受媒体采访。他认为,英中两国持续关注民间交流至关重要。学术交流、互派教师、体验彼此文化以及在异国他乡进行学习,都会在相互协作中为两国带去益处。

  他说:“每次访问中国,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样也是利物浦和英国所要面对的。通过成为朋友、携手合作、分享彼此的实践并相互学习,我们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并充分利用这些机遇,让英国和中国都从中受益。”

  每每审视一些全球性问题,例如应对净零排放的挑战、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缘政治挑战等,都让他相信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之间、利物浦与上海之间正在进行的合作,乃至英中两国之间的合作,必将造福于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和两国人民。

  “尽管当前围绕地缘政治存在很多杂音,但若以长远眼光看待此事,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开放、成为朋友,必须行动起来、向外看。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受益。”倪克说。

  事实上,利物浦与上海的结缘远早于1999年。利物浦拥有欧洲最古老的华人社区,而这一社区最初正是来自于上海。15年前,利物浦在上海世博会上呈现了唯一一座由地方政府和投资方共同设计建造的英国城市场馆,将历史遗迹和城市复兴的成就浓缩在900平方米的场馆内,展现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前。

  如今,说起这段往事,倪克认为利物浦在与上海结好期间建立的众多联系,如今已在文化、商业以及民间交流领域结出丰硕果实。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利物浦的参展案例坐落于城市最佳实践区。时至今日,倪克依然认为两座城市应对共同挑战的关键在于“分享最佳实践,分享处理问题的方式”,比如利物浦与上海一样拥有大量历史建筑,如何使其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得以重新开发,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利物浦积累了大量经验。倪克认为:“在规划政策、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包括如何与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共创方面,我们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在倪克看来,利物浦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最大的变化就是有更多利物浦人来到中国。“在利物浦,他们(指利物浦人)把中国的开放和中国的崛起视为一股可以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的力量。”倪克期盼,英中两国政府都能够从两座城市之间的友好城市关系中学到很多,“我真心希望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因为归根结底,这是为了创造双赢的局面,对利物浦和上海是双赢,对英国和中国亦如是”。(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海外华媒走进辽沈大地 感受沈阳开放创新“新气象”

一条条“能源”转型路,一个个“生态”变迁史。山西在能源领域的探索与成就令人瞩目,然而这只是起点。未来,山西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深化能源转型,不断创新技术,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多的企业崛起,为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家颜宁荣获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他强调,未来北京对口援青工作将进一步围绕助力玉树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依托三江之源、可可西里、唐蕃古道等玉树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和独特多彩的康巴文化特点等丰富文旅资源,吸引北京乃至全国更多的群众、企业、社会组织等前往玉树旅游、投资、兴业等,推动生态富民。

生态环境部:进一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

据悉,2024年,山东将举办各类对接活动1000场以上,促成各类合作成果10000项以上,服务各类市场主体10万家以上,叫响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山东品牌”。(完)

从失联到救援:“孤岛”江湾镇暴雨洪灾中的72小时

90秒,一辆吉利博越汽车就可以总装完成下线。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智能化和生产效能,宝鸡市吉利汽车新车型技改扩产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由宝鸡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9.8亿元,2022年2月开工,11月正式投产,302台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新能源车产量占到总产量的80%。

(两会声音)张懿宸:上市公司能做大做强,就不用担心股价短期波动

“我们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